近两年基金的火热不言而喻。
财经网金融注意到,基金更是多次成为社交网络的热点,不少投资者跟风迈入基金市场,在疯狂追捧下,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已成功“出圈”。
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,上半年各家公司继续发挥主动管理能力,为持有人取得了良好回报品。财经网金融梳理注意,头部公募强者恒强,但是盈利同比大多出现了下滑。
“在市场上形成口碑之后,就会形成马太效应,基金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。”华南一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财经网金融表示。
上半年公募基金盈利同比下滑近一成
1998年首批公募基金设立,截至今年7月底,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3.5万亿元,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。财经网金融了解到,期间公募基金为投资者整体收益是59140.59亿元。
2021年上半年的市场跌宕起伏,公募基金公司依然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。
天相投顾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公募总体盈利达6481.95亿元,较去年同期7183.44亿元下降9.76%。权益类基金依然是上半年基金利润的主要来源,其中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利润分别达到3090.88亿元、1333.34亿元。
基金公司方面,易方达基金、汇添富基金和华夏基金的盈利能力位列行业前三,分别为412.5亿元、360.8亿元、329.2亿元。紧随其后的中欧基金、广发基金、富国基金、工银瑞信基金、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盈利超200亿元。
此外,上半年19家公募为投资者创造超100亿的回报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三家。
事实上,由于规模差异巨大,基金公司盈利情况较为分化。141家基金公司中仅有三家基金整体亏损,分别是国融基金、华宸未来基金、凯石基金。
随着公募基金半年报全部完成披露。除了上半年的盈利外,半年报还披露了基金产品规模和持有人户数。
个人投资者偏爱“跟风”
近年来,随着投资者对基金认知度的不断提升,个人投资群体也在逐步扩大。
财经网金融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在19万亿份额公募基金中,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超10万亿份,占比达55%,创六年来新高。
引人注意的是,今年上半年,个人投资者大幅增持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。而机构投资者却明显减持,混合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已低于20%。
从权益产品明细来看,招商中证白酒基金持有人户数达到984.9万户,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达到99.9%。A/C份额合计超过千万户创权益类基金户数的历史。
作为顶流明星基金经理的董承非、张坤、葛兰、刘彦春管理的产品均深受投资者的追捧。上半年权益产品兴全趋势、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、中欧医疗健康A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的持有人户数增长最明显,大多为今年涌入的个人投资者。其中,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突破700万户,较去年年底增长超3倍,创偏股基金户数的历史。目前该基金自今年2月开始暂停大额申购,单日申购上限2000元。
事实上,去年以来大部分基金收益较为可观,甚至有不少明星基金收益翻倍,“基金”更是频繁冲上热搜。而公募基金呈现出来的赚钱效应使得部分“股民”变“基民”,更有不少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通过购买基金开启理财生涯。
但是让投资者失望的是,去年表现优异的明星基金,却在今年频频失手。
明星基金光环不再
2021年以来的A股市场可谓是风格频繁切换,给管理主动权益产品的基金经理们造成了不小的操作难度。
wind数据显示,年内部分百亿级规模基金正面临“船大难掉头”困境。在规模超百亿的92只主动权益基金(份额分开计算)中超半数亏损。其中,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业绩垫底。重仓股中跌幅较重的也主要集中在医药、科技与白酒行业里。
业内人士对财经网金融指出,随着权益市场波动加大,基金投资管理难度明显提升,中小公募豪赌风口“翻身”。事实上,今年以来一批“小而美”的基金业绩表现极为亮眼,吸引投资者“跟风”而至。
财经网金融注意到,下半年以来有多只“小而美”基金已闭门谢客。另据wind数据显示,包括年内收益局前的主动权益基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