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、中国国际商会、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“贯彻新发展理念,实现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”2021东北亚经济论坛9月17日成功举办。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。
戴相龙表示,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东北振兴战略,当时重点是在工业的振兴。2016年、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东北,提出了乡村振兴要全面振兴,要打组合拳,要全方位的振兴。
谈到东北振兴,我们一般习惯上先讲工业振兴,然后讲发展高新技术,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,这个说法是正确的。但是,我感觉到还需特别关注乡村振兴,这是东北振兴的基础。
但是,东北三省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所以,东北振兴既要加强工业基地的建设,要发展高新技术,要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,同时要更加重视乡村振兴。要通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,建设现代化的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,相应发展现代小城镇,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,为东北振兴打下基础。
以下附演讲实录:
各位领导,专家,学者,上午好!
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“乡村振兴是东北振兴的基础”。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东北振兴战略,当时重点是在工业的振兴。2016年、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东北,提出了乡村振兴要全面振兴,要打组合拳,要全方位的振兴。
谈到东北振兴,我们一般习惯上先讲工业振兴,然后讲发展高新技术,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,这个说法是正确的。但是,我感觉到还需特别关注乡村振兴,这是东北振兴的基础。最近我拿国家的统计公报和东北三省的统计公报计算了一下,2020年我国GDP中的工业增加值占比是37.8%,东北三省GDP中的工业增加值占比33.7%,比全国低4.1个百分点。一些重点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例也在下降。辽宁的钢材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已经降到5.7%,大庆油田的产量是全国的15%,吉林省的轿车生产量是全国的16%,黑龙江的煤炭产量是全国的1.5%。
但是,东北三省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东北三省农民人均耕地是10.7亩,全国农村人均耕地只有3.7亩。2020年,东北三省第一产业占GDP的14.2%,全国是7.7%。粮食产量是全国14.2%,猪、牛、羊、禽的肉产量是全国的11.3%,因此,我有一个看法,乡村振兴是东北振兴的一个基础。东北振兴既要加强工业基地的建设,要发展高新技术,要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,同时要更加重视乡村振兴。要通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,建设现代化的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,相应发展现代小城镇,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,为东北振兴打下基础。
一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、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
建国以后前六、七年,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经济,开辟了促进农民走向富裕的道路。但是,后来由于受人民公社化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,合作经济没有了或者名存实亡了。在我国宪法中一直有合作经济的位子,但实际上或者不存在,或者名存实亡。
2004年,针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,有些地区还有下降,中央在18年后恢复下发有关“三农”工作的一号文,直到如今。中发(2004)1号文提出很多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,其中一条重要的措施,就是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,发展农村合作经济。
2007年,国家公布了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》,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应运而生。什么叫新型农村合作经济?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指2007年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》颁布以后发展的,生产合作、供销合作、信用合作“三位一体”综合发展的合作经济。2006年,浙江省瑞安市成立了由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参加的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”,简称“农合联”,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肯定和支持。中发(2017)1号文件提出:要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,积极发展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的综合合作。浙江省从乡镇一直到省,成立了多层次的“农合联”,“三位一体”的农村合作经济正在全国各地蓬勃的发展。
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和原来的合作经济不同,具有三项新的功能:第一是服务功能。向社员提供更多方便及时的服务。第二是利益分配功能。长期以来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背离合作原则,向社会办业务,对其收税是合理的。但是,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实行社员制、封闭性经营,建议国家对其收益不征税,把收益按照各种方式返还给社员,增加农民收入。第三是联合功能。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,合作联社把合作社联合起来,提高农民和农民合作社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。